据查魏家沟以前荆棘丛生,野兽成群,荒无人烟。沟长两千余米,原唤"乌骚沟"。嘉庆年间,因迫于生存,魏氏先祖从西沃竹园逃荒到这里落脚。临崖打洞,开荒种植,养家糊口,魏家沟因此而得名。后有一吕氏从寺閁到此与魏家相伴居住,以此作伴,相互照应。历经数年沧桑,随着人口的发展,到50年代又有刘氏(下村閁),吕氏(后闩閁),李氏(北沟)陆续迁入。到小浪底搬迁,已发展到50户,200多口人。
魏家沟座落于青要山脉,风水好。后人诚实肯干,长年累月,以农为生,土地均在坡岭,靠天吃饭,人们生活很贫穷。60年代下村刘志川在石板河办一碳矿,后又到西沃东沟办一硫磺矿,青年劳力到矿上进窑。那时社会落后,矿上是人工操作,工人早出晚归往返30余里。矿底是头戴柴油灯,用锤钎筑下,在45度的巷坡将矿石担运出井,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虽说出力,但干一天,除队里记工10分外,另有几毛线的补助。在钱的引诱下,魏家沟众多小伙20几岁就成了窑匠。
66年经历文化革命的锻炼,人民开阔了眼界,青年人的思想观念有大的改变。不能再祖辈面向黄土背朝天了,必须跳出龙门,走入社会,干一番事业。
五十年代魏家沟只有魏景荣(魏峰父)在许村,后转入本村任教。刘尚武(刘森子父)在义马矿务局工作。到69年吕贻新参加焦枝线建设,留于新安县钢厂工作。70年后吕清武,刘化春,吕清云先后入伍,在部队接受锻炼。刘化春复员后在村任职。75年后魏素兰,刘桂枝到村校任教。79年后魏峰,魏杰,刘璋上学进入高等学校,魏峰在新安电力集团升至副总;魏杰考研究生,成为国贸企业家;后吕小江等多名青年考入大、中专学府,奔向祖国四方,为国家贡献力量。
魏家沟67年与大沟,下村閁,后閁合并。在大队与生产队的领导下,大搞土地整垫、深翻及二级站工程,修路,栽果树,建水坝,使村民生产,居住环境有很大改善。78年下村又分之四个生产队。魏家沟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尽其才,地尽其力,搞好农业种植,青年人各尽其能外出搞经济收入,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1999年因小浪底水库建设,人们从故居迁移孟州黄河滩区。魏家沟与全村一道,在政府及村双委的引领下,正在向小康社会迈进!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