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坟吕武成还没到二月十五,提前几天,居住在新安县的二哥就微信视频过来:“武成,二月十五回去上坟吧?”我们老家新安县大山以下沿袭河洛风俗,每年的二月十五和七月十五为上坟的日子。一直弄不明白一年中为啥要选定在
土煤火留乡愁
土煤火留乡愁李 健太阳慢慢落山,霞光在苍茫暮色中由红变浅,由浅变淡,天色也逐渐暗了下来。窜过来的西北风,摇晃着光秃秃椿树的枝丫,升腾的炊烟也扭起了飘逸的身姿,袅袅腾空。灶房里,母亲拿起火杵捣“醒”煤火,扇子呼呼一扇,片
华严寺——寺上村千年沧桑
华严寺——寺上村千年沧桑二龙戏珠龟把门 十二鲤鱼浮上水故址寺上村位于新安县原仓头乡。坐落在邙岭脚下,青要山尾,黄河南岸,畛水西畔。三水绕膝,三山环抱。哪三水?畛河、石板河、平王沟河,寺上村处于三水交汇之处;哪三山?右
老家纪事—担硫磺
老家纪事——担硫磺 20世纪70年代,我的老家前村生产队,每月都要往狂口运硫磺。硫磺是生产队副业的主要经济收入,每月要送到狂口卖一次。狂口和我们东风大队同属仓头公社,与我们村相距十来里地。其古名曰“匡口”,俗名“东
望 夏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就听老人说起“望夏”这个词。“望夏”就是出门闺女,都会在每年麦梢发黄的时候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有句颜语是,“麦梢黄瞧亲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直沿续到今天。六十年代初我们都是孩子时,记
故乡的碾馔
故乡的碾馔当布谷鸟慌慌张张飞来,不厌其烦地咕咕着:“光棍捉锄,大麦先熟”的时候;当赶过“小满会”,备好“杈把扫帚牛笼嘴,扁担麦镰扬场锨”,为麦收做准备的时候,便到了少时故乡吃碾馔的茬口。“吃碾馔”讲究一个时机,赶早赶晚
人到难处思娘亲
我所经历的河洛大鼓系列之六人到难处思娘亲尽管郭汉老师在大山以下混得比较熟,人缘好,人脉广,且在联系说书生意广面有一套儿本事,深谐“生意之道”,“生意经”运用自如。但在一个地方演唱三天以上,所谓“坐住窝儿”的生意很
从艺先学生意经
我所经历的河洛大鼓系列之五——从艺先学生意经或许初七这个日子出门真的不利,按郭汉老师说的,七是挤,生意很挤,很稠,但出门不顺,各种犯忌的事也挤到一块了;或许是因为坐碾盘,坐碓臼窝,问路问着哑巴,都是不顺的征兆;或许两个老师
出门走路有讲究
我所经历的河洛大鼓系列之四——出门走路有讲究半个月的说书“培训”感觉很漫长,也很短暂,不知不觉到了“麦口儿”(临近收麦前夕),得送老师回家,顺便“摸摸门儿”(知道家在哪),也好“麦罢”(收罢麦)去找他。从小长恁大,“坡顶上(顶
鼓板琴韵尽是功
我所经历的河洛大鼓系列之三——鼓板琴韵尽是功刚投师学艺,第一场就来了个“开门红”,赢得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和老师的肯定,有点沾沾自喜,对学说书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但洋洋自得之余,尾巴很快就翘不起来了。王老师虽然在书
偶然撞入“说书”门
偶然撞入说书门
——我所经历的河洛大鼓系列之二
上小学时,恐怕人人都写过《我的理想》或者《我的志愿》之类的作文。大都是写一些长大后参军保卫祖国,或当一个科学家,为人类做贡献等等。理想都很远大,志愿都很
煤油灯
我想制作一个煤油灯
刚升上三年级,开始上夜自习,需要带个煤油灯,用废电池铁皮卷的灯芯管不严谨,中间没有圆铁片隔热,时间长了费油不说,还把塑料瓶盖烧坏了。不适用就放弃了,每次都是把同桌的煤油灯放桌子中间来借光。不过,心
老家西沃
自1997年移民到温孟滩后,常常梦到淹没在水底世界里的家乡——洛阳市新安县西沃乡西沃村。别人想家的时候可以回去,我们只能站在远山眺望,近水思念。日有所思,梦有所及。然,零碎片断的梦境怎能勾勒出家长美轮美
家乡飞来直升机
家乡飞来直升机
事情发生在二十多年前的黄河岸边。
那几天总有飞机在我们村的上空盘旋。刚开始大家除了看稀罕,更多的是议论。有人说,怕是要发生世界大战了吧,会不会有重要人物或者重要武器要在咱们这里隐蔽;有人说,可能
回家的路并不遥远
回家的路并不遥远
年味越来越浓
游子归乡的心情
只有家人能懂
冬日飘落的雪花
隔不断回家的路径
疫情发生节日里
防控仍在进行中
游子思念家人
亲人守望亲人
梦幻传递着恋情
微信来电中相逢
喧哗的城市
挽留不住思
老家_永久的思念
2021年10月30日,我们一行四人一同回老家(原新安县仓头寺上)探望。
早上刚刚8点钟,儿子朝阳迫不及待把车开到了家属院,早早出发了。原计划沿黄河廊道回老家寺上,路过石寺镇李村村时,看到那里的绿化树木十分漂亮,我和朝阳急忙
忆老家庙湾
忆老家庙湾
文/刘选
童年的脑海里
庙湾是我
永恒的记忆
畛河水畔
那一湾碧水
和我结下不变的情思
清澈见底的河水
是幼时玩伴们夏日
理想的避暑港湾
那不能忘怀的日子里
我们
在河面上放逐纸船
在水底下收获鱼虾
年 味
年 味
少时,盼着过年,扒着过年。
过年可以穿新衣。脱掉穿了一冬没有洗,脏得前襟上污垢大厚,又光又亮,能划着火柴的烂棉袄和露着棉絮的破棉裤,穿上新衣服(花衣裳)。或至少在旧棉袄棉裤上套上崭新崭新的外套。这些只有在偶尔串
尘封的老家
尘封的老家
作者/刘选
打开尘封的记忆
寻找
五十年的艰苦历练
寻找
五十年的生命轨迹
寻找
五十年的风风雨雨
老家的土窑洞
记载着我成长的足印——
布满皱纹的老爸老妈
含辛茹苦把我培养
裂着口子的
忆寺上千岛湖
忆寺上千岛湖,
作协/刘选
座座青山似锦绣,
道道沟谷碧波流。
神龟凤凰岛上卧,
圣母黄河库中休。
一湖碧水穿山走,
几叶扁舟湖中游。
我爱家乡山川美,
洗尽优伤忘却愁!
回望
寺上老家照片
一片湖水由感而发
童年小院记趣之九――过年下
童年,最快乐的时光是过年下。有首童谣单道过年的气氛。
娃们儿娃们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碗,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祭灶边,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砍柏枝儿,
二十八,把面发,
二
难忘的童年
公社成立正童年,缺衣少食真寒酸,记事正是学龄前,进入庙院把书念,学校当时太困难,课桌泥墩架木板,凳子从家自己搬,上学没表看时间,农民有双天文眼,北斗七星定时间,鸡叫两遍五更天,冰冷棉衣身上穿,穿前被窝暖一暖,那时学校没有电,自带
遥忆儿时“说书”声
遥忆儿时说书声
邙山脚下,青要山尾,畛河西畔,华严寺侧,有一山沟,名平王沟,内有桃园村、楼下闩。门临溪水盘玉带,坐对南山翠若屏。这就是我的故乡,青少年时代生活过的地方。
从记事起,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豫西农村,尤其是新安县
故乡有约——青要山
故乡有约……青要山
文\刘选
梦中襁褓的婴儿,
初啼在新安。
汗腺里流出了山水,
呼吸中生长出自然。
岁月让生息的土地将青要山催眠!
剪一段流年的青丝歌,
曾经裸奔在山道,
常听妈妈收工后
寺上的好味道
寺上的好味道
魏建国
序篇
人到中年百事忙,
忙过百事百事忘,
唯有一样忘不掉,
牵肠挂肚舌尖上。
天南海北曾吃遍,
海参鲍鱼也生厌,
百味品过都无味,
念念不忘家乡饭。
家乡不近也不远,
黄河南岸畛河川,
三水交汇真福地,
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