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寻根

日期:2011-08-09 11:57:58 作者:吕武成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宗亲。少年时常听祖辈们念叨:“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数百年来这些民谣祖辈相传,妇幼皆知。古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海内外数以亿计的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古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老鸹窝——成为大家心中的神往。
那么寺上村真的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入的吗?不能一概而论。在寺上村2700余口人中,吕姓占大部分。寺上吕姓来源,旧谱载来自山西洪洞。但近年来新安吕姓宗族经多方查考,系由宋代名相,洛阳孟庄的吕孟正第十三代孙吕俊携二子五孙元末由洛迁新,延续至今。《新安吕氏宗祖》(1989)和《新安吕姓志》(2006)中均采信后一种说法。作为寺上村的第二大姓——刘姓,则有宗谱证明确系由山西洪洞迁洛阳后,历经辗转,才入住寺上的。“大槐树”、“老鸹窝”是名符其实刘姓的故乡。做为第三大姓——魏姓,据前辈传说,祖上系山西洪洞先迁入黄河北,历经辗转,迁入西沃乡的竹园,而后又住寺上,确系“大槐树”之后。其他如路姓、张姓、李姓、王姓、卢姓、高姓、梁姓等,据查也系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山西洪洞的大槐树下。
纵上所述,虽然寺上村有相当一部分村民不属“洪洞移民”之范畴,但作为那个特殊的时代,中原地区尤其是洛阳一带是重点移民区域,都习惯了“山西洪洞大槐树”之说。寺上村也不例外,毕竟有相当一部分居民根系洪洞,应该尊重这个历史事实,故有必要追溯一下“洪洞移民”的历史。
就中国历代官方移民的历史来看,明朝政府推行的移民垦荒以及军屯、民屯、商屯之制,其高潮历经三朝历时50年,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特别在山西洪洞古槐树处的移民,无论从时间、地域范围、组织规模上讲,无疑是移民史上的顶峰,是中国历史上第四次也是最大的一次移民。古大槐树处移民居之冠,古大槐树处移民后裔遍神州。
明初官方移民的背景和原因,要从元代末年说起。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加之水旱蝗疫不断,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卷29),民不聊生,各地义军蜂涌突起。而元末统治者和地主武装对农民起义进行血腥镇压。战斗中,元军和地主武装对农民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顺帝本纪》),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 “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境地。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这样元末长达16年的兵乱才算结束。
兵乱尘埃未定,自然灾害又接踵而至。黄、淮河多次的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据《元史.五行志》《载,仅元朝末年的雨旱灾河南就有17次,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元史.顺帝本纪》,“禾不入地、人相食”。至正元年到26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的记载:“至正元年,汴梁、钧州大水...2年4月,睢州仪封县大水害稼…… 5月黄河决白茅口。7月,汴梁中牟、扶沟、尉氏、洧川4县,郑州荥阳汜水、河阴3县大水。4年5月,霸州大水。6月,河南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数百家。济宁路兖州、 汴梁、鄢陵、通许、陈留、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
中原地区不但水患严重,蝗灾也频频而至。从至正元年到25年,大蝗灾计有十八九次(《元史.五行志》)。从元统3年至元末,大饥荒就达15次。至正17年河南大饥,河南之孟津、新安、渑池出现“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
天灾人祸使中原地区百姓非亡即逃,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朝建立后,各地官吏纷纷向明政府告具各地荒凉情形,中原地区处处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实录》卷148),“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明太祖实录》卷176),“多是无人之地”,“累年租税不入”(《明太祖实录》卷21)。就连朱元璋也深知:“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明太祖实录》卷25),于是采纳了郑州知府苏琦(《明太祖实录》卷50)、户部郎中刘九皋(《明史.食贷志》)、 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奏议,为维护明王朝的封建统治,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一场大规模的历经50余年的移民高潮就由此拉开了序幕。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    

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为唐贞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前遮数亩,荫藏数目”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权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发放“凭照川资”。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荟萃之地。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间,屡移山西民于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等十余省市。六百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以及海内外。

 

 
据说,每次迁民,不管家在何处,都以洪洞为集中地。官家在广济寺旁设机构,进行登记,而后才往各地迁送。常言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正因为这样,老百姓临离开洪洞时人人痛苦、个个流泪,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抑天长号,其状极为悲切。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鸹窝。每个人都是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望啊望,望不够家乡的广济寺,望不够广济寺旁边的大槐树。当走到很远很远的时候,人们最后一瞥,只能望见耸立云端的槐树和树梢上的老鸹窝。大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翠绿色的枝叶上下摇动,就好像是为离别故土的人们送行。于是,大槐树和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这株古槐的形象便牢牢地刻在了所有移民的心中:古槐——我的故乡,从此融为一体。以后,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便成了流传的歌谣。
1、据说当时的迁民是强迫性的。明政府广帖告示,欺骗百姓说 :“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赶往古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人也来了。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他们拖家带口,熙熙攘攘,暗中祷告上苍祈求保佑他们平安无事。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官府宣布道:“大明皇帝敕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人们一时惊呆,但很快醒悟:他们受骗了!人们有哭的、有叫的、有破口大骂的、 有呼儿唤女的、有哭爹叫娘的,但都无济于事。接着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强迫他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人们的哭喊声惊天动地。
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甘肃普遍传说,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者,均无此特征,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
2、据先辈传,按当时政府规定,凡同族近亲的,不能迁在一处,以免以后势力太大,影响安定,所以必须在大槐树下分路而迁。牛氏兄弟在分迁时砸破一口大锅,每人拿一块碎铁,以后相逢时以此为凭记。这个典故后人称“打锅牛”。流传于河北、河南等地。
3、人们出于对大槐树的留恋,临行前都想最后拥抱一次。有一户十一兄弟手拉手难以合围,最后由大嫂加入后才得以实现。因此,可以想象大槐树有多么粗大。
4、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们看着大槐树,回头告诉自己的的儿女:“这里就是我们的老家,这就是我们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移民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5、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我要解手”,就都明白了。小便时,只须解开一只手就行,故称“解小手”,大便时必须得解开两只手,称“解大手。此后“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6、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都会联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为了寄托对故乡的苦恋,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里,大门口栽种槐树,以表对故乡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有些移民到迁徙地后,以原籍命名村名。如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7、移民们迁往各地,有一姓分为几个姓者,并且时常保持来往,至今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等说法。
8、誉延嘉树,荫庇群生。大槐树处有一牌坊,建于1914年。牌坊四脚三腿,飞檐斗拱,浮雕彩绘,匾额诗风,古色古香,甚是典雅。横额雕刻“誉延嘉树”,背面是“荫庇群生”。这八个字既是对古大槐树的赞誉,也是对迁民先祖的纪念,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明末李自成义军有一路经洪洞杀向北京。在洪洞休息后,首领们连下拔营起寨的命令,兵马岿然不动。原来士兵们成群结队,拈香荷表,到大槐树下烧香焚纸,叩头参拜,祭奠先祖。义军多为河南、陕西人,他们是古槐后裔,来到祖先发祥之地,互相转告,参拜古槐,寄托思乡之情。首领们之情后,干脆置办丰盛的供品,列队前往古槐祭祖。在洪洞境内,义军经过之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视百姓为乡亲,连军粮马草也不在洪洞征收。
9、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山西巡抚张锡銮率卢永祥第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掠,杀戮人民。卢军到了洪洞,下令放假半天抢劫。士兵大都是冀鲁豫人,来到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膜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不但没抢掠,而且将财物供施于大槐树下。卢永祥也是山东人,见此情景,大为触动,竟下令放假一天,朝拜古槐,并到四方认亲。洪洞一带因此免遭一场生灵涂炭。人们都认为这是大槐树有“御灾抗患”之功能,为后人津津乐道。
悠悠 600多年过去了,汉代古槐已不复存在,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之中,而同根孳生其旁的第三代槐树,则枝叶繁茂,充满活力。有关“大槐树”、“老鸹窝”的传奇在延续着一代又一代。
明朝政府移民垦荒振兴农业的实施,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却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社会经济日渐好转。边防巩固、赋税增加、社会安定,使明朝的封建社会迅速发展,充分显示了明代移民的历史作用。
1、中原地区人口大量增加,劳动力得到解决
元末明初,由于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人口大量减少,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量荒芜。移民后,劳动力得到解决,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人口大量增加,特别是移民地区的人口增加更为显著。
2、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
明初移民使中原大片荒凉地区的土地有了农民耕种,再加上明朝政府实行了发给移民耕牛、种子、农具以及三至五年不征赋的鼓励农民生产的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垦荒面积迅速增加。
3、农业丰收、税粮增加,社会经济繁荣
由于实行移民垦荒,鼓励发展生产的措施,使农业不断丰收,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繁荣。
4、移民垦荒、实行屯田,巩固加强了明政府的边防
5、由于移民垦荒,生产恢复,田赋增加,府县有不少升格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更主要的是,洪洞移民,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大槐树”文化,唤起人们寻根问祖,返璞归真的情感,留下了经入不衰的传说故事。从此使汉语词典里多了一个词——解手。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