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百牛传奇

日期:2011-08-10 22:11:59 作者:吕武成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这年冬天,丢子离开了人世,百牛母子哭得死去活来,在族人帮助下,在西山洼为他立了新坟。从此百牛家中更是日子艰难。谁想祸不单行,刚刚打春,百牛母亲也含泪离开了人世,从此十五岁的百牛成了孤儿。南石山头百牛的舅家只好把百牛接到家里。舅舅家境还过得去,十五岁的百牛变成了舅舅家的放牛娃。
刚到舅家,妗子就觉得百牛的饭量大,每次吃饭不管锅里剩下多少,百牛总能给他腾个底朝天。他哪里想到百牛还是天天饿肚子。百牛是个懂事的孩子,饿就饿吧,谁叫自己饭量大哩。妗子总是在百牛舅舅那里埋怨百牛吃得多,但舅舅又能如何,亲外甥,何况姐姐、姐夫都不在了,他是个孤儿呀!
这年的年三十,舅舅想着百牛一直没有吃过饱饭。过年啦,总得让孩子吃顿饱饭呀。于是就交待妻子说:“今年三十年夜饭多做点,牛儿在咱家也快二年了,怪可怜的,让娃吃顿饱饭,看他到底有多大饭量。”人心都是肉长的,做妗子的虽说不如舅舅待外甥亲,但毕竟还是外甥。他想到百牛平日里还勤快,嘴又甜,于是就说:“中,你说出的,我能说不中”。晚上百牛放牛回来,妗子亲昵地说:“牛,你舅说你从小到大都没有吃过饱饭,今天三十哩,晚饭你放开吃,妗子倒要看看你到底能吃多少”。说着妗子给百牛盛了一大碗汤面条,端上一盘子蒸馍。吕百牛三口下去那碗汤面条只剩下半碗了,拳头大的蒸馍他也是三五口就给报销了。就这样百牛一连吃了二十五个蒸馍,还装进肚里一锅汤面条。妗子想这回他一定吃饱了,便问:“牛,吃饱了没有?”百牛腼腆的答道:“有了还能再吃点。”舅舅听到这,两眼落泪。心想这孩子平时挨了多少饿呀!照这饭量,看来家里是养不住他呀!
三、挑缸捎人
人常说“吃饭看做活,能吃便能做”,还不到十七岁的百牛饭量是大,但他力气更大。舅舅见百牛还未成年已身长六尺,往人跟前一站,像一座黑铁塔一般,威风凛凛。担担挑挑,三四百斤重的东西在他肩上根本不算回事。尽管舅舅心疼外甥,但也实在养活不起他这样的奇人,再说他也不愿意让百牛常年挨饿。于是,张罗着给百牛找活。
新安县北冶、西沃晚清时期生产瓷器,特别是北冶烧制的大缸,名声远扬。大缸在农村是粮食储存的最好器皿。但当时交通闭塞,运输工具缺乏,北冶瓷器要想远销到孟津、洛阳等地,只有靠人推肩挑。于是产生了挑缸工。挑缸工将北冶瓷器挑到孟津、洛阳等销售地,生意红火,收入也不错。舅舅凑了些钱,让百牛做挑缸生意。
挑缸生意使百牛如鱼得水。北冶大缸每个重一百五十斤左右,一般人只能用独轮车推,一车只能推一套。所谓一套也就是大缸套二缸、二缸套三缸、三缸里面再套个瓷盆、瓷罐。挑缸工力气大的可挑两个三缸,一般人只能挑些盆盆罐罐。而百牛每挑可挑两个大缸,里面还能捎带一些盆盆罐罐。第一趟生意百牛就轰动了孟津横水镇。镇上人见百牛人高马大,挑一担大缸走几十里山路面不改色、气不发喘,都惊呆了,夸百牛好神力,都想和这个奇人打交道。所以他的生意火爆,每天卖缸都非常顺利,从此百牛天天吃上了饱饭。
吕百牛继承了其父丢子的忠厚善良。做生意心平气和,从来不斤斤计较,半年下来生意顺畅。在北冶至洛阳官道上名声远扬。因为力大过人,什么“天神下凡”、“猛虎投胎”被传得神乎其神。
有一次,百牛挑缸至横水镇,在西街王记饭店吃饭,准备饭后到孟津老城送缸。碰巧有一中年妇女带个小孩到横水走亲戚要回老城,随身还带了不少行李,眼看天近中午,急于回家,便央求饭店老板给他找辆牛车送行,价钱好商量。饭店老板一时也找不到牛车,转身看到百牛挑的两个大缸,于是心生一计:“何不让百牛捎她母子呢?”他给中年妇女出主意说:“要不让这位挑缸的捎你们回去吧!正好顺路。”中年妇女以为老板和她开玩笑,不高兴的说:“人家挑两个大缸咋还能捎上俺娘仨,挑的动吗”?老板认真地说:“这位大嫂,谁给你开玩笑,这挑缸娃力气大着呢,咱这一带谁不知道人家是天神下凡。如果人家愿意捎你们,还真是你的福气哩!”中年妇女看着吕百牛体态伟岸、一脸正气,顺势问道:“那人家会愿意捎俺?”老板说:“我给说说,也不让你掏钱,捎到家,你管他一顿饭算了!”中年妇女急于回家,满口答应到:“中、中,你说吧”。饭店老板和百牛一说,百牛爽快地答应了。饭后,饭店老板找了两个小凳子放到缸里,中年妇女抱着行李,坐到一个大缸里,两个孩子坐到另一口大缸里。百牛挑起大缸大步上路。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