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上戏曲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前身为木偶戏,当时的木偶戏有两类,一类是举偶,一类是提偶。寺上的木偶戏属于举偶类,由刘宗芳创办。
1929年,寺上村和石井街联合成立戏班子,演唱剧种为梆子戏(后称为“豫剧”),由刘宗芳、吕清汉领班。戏班子自筹出资买道具、服装、鼓板、器乐等,演职员达39人。
当时的戏班子名角荟萃:赵留炎(石井人)饰红腔须生唱腔洪亮高亢,穿云裂石;吕明谦饰须生声腔浑厚,余音绕梁;吕关来饰丑角滑稽可笑,妙趣横生;卢金河饰青衣唱腔委婉,潇洒大方。戏班主要演出传统剧目,有《刘墉下南京》、《搜杜府》、《砸西宫》、《反徐州》、《蜜蜂记》、《金墉下山》、《马文升征西》等。每逢过年、庙会、正月十五等节日,戏班子都在当地演出,也应邀到刘黄、西沃、石井、正村、狂口、孟津、北冶等地献艺,在新安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颇有名气。后抗日战争爆发,兵荒马乱,戏班子被迫解散,戏箱(指戏装及演出导具等物)被日军劫持到横水的袁庄村,后丢失殆尽,从此戏班子一蹶不振。
建国后,1950年,下村的刘志云,魏家沟的魏振山组建剧团,重振当年雄风。当时的青年演员有:卢太云(曾饰黄山耀)、刘揪、吕清江、吕清明、吕明月(坤角)、刘月子(曾饰徐达)等人。演出内容主要承袭原来的剧目,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曾红极一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因禁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之类的所谓“封、资、修”等内容,剧团遂被搁置。后“文革”愈演愈烈,破四旧,立四新,戏箱被当作四旧焚毁。寺上剧团再度遭受“灭顶之灾”。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