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秩事 寺上故土――我们永远的家 编辑 刘春来 审阅 刘 选 寺上人的故乡在今孟州新村顺黄河向上西行一百余公里的小浪底库区内。 平坦的水面上只露出门前的龟山(东西南山);凤凰山余脉(寺坡岭)和青要山余脉(花地嘴)也只是个岭头飘在水上。那些记忆后 2020-09-23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传奇秩事 曾经的下村车马店 和“牵到寺上没有驴” 曾经的下村车马店 和牵到寺上没有驴 黄砂坪煤矿开矿很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还很落后,黄砂坪煤矿所产优质煤碳大多用于烧饭、取暖,最远销往洛阳、孟津及周边。那时矿口在许村上边对面的山沟里,而寺上是拉煤车的必经之 2020-07-2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传奇秩事 农民诗人刘志云 刘志雲老人是寺上村解放后一位名人,曾任寺上村党支部书记丶老七中、仓头高中贫管会主任等职。他自幼家贫没上几天学,文化程度不高,但成年后注重学习,爱作几首农民版自由诗。诗文语言通俗,感情朴实。气势磅礴,心情豪放。因 2020-07-2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传奇秩事 绅士 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乡村联保自救,唯得高望众的乡村长者虽不为官,但在本土倍受尊重,也可谓一言九鼎。 听老辈人讲,寺上和河西有三位这样的人,一个是华俨旁边的吕顺堂(吕朴楞的爷爷),村人尊称老架子″,一个是北 2020-07-22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传奇秩事 "三农"在我的记忆里 我们寺上人的老家,在豫北新安县的山区里边,山地丘岭。隶属仓 头乡管辖,我六二年出生在这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农村农业在我幼时 的记忆中 非常深刻,因为我也是一个农民出身,老家寺上给我留下很深的记忆! 六、七十 2020-07-06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传奇秩事 寺上名人吕振东 吕振东,北沟吕虽子他爷。清末秀才。曾是寺上村一大名人。他做的自由诗琅琅上口,很接地气。曾听老人们说过有《放羊难》、《小毛驴》等。下边是大伯魏德良当年口述,弟建瑞记忆,我给记录下来的一首诗:《放羊难》 作者:吕振 2020-07-06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传奇秩事 吕百牛传奇 吕宗庆 引子 清光绪年间,国门洞开,洋人横行,政府腐败,贪官污吏横行暴敛,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豫西山区盗贼四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刚进入五月,天气出奇的热,人说春雨贵如油。这年春天雨水比油还贵。整整一个春天没有下 2011-08-10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传奇秩事 吕嗣成之二三事 吕武成 提起楼下门的来历,不能不提到吕嗣成。吕嗣成是他的官号,也就是农村说的大名,他的乳名——也就是小名叫礼成。楼下门的四合头院两对厦就是他一手建成的。在此之前,吕家世世代代都是居住在石嘴北侧的几 2011-08-10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传奇秩事 “牵到寺上没有驴” 刘洪春 童年时代常听到祖辈们训斥孩子们的话:牵到寺上没有驴。这句话形成了一句口头语,传得很远、很久。意思是拉到事上没有你,也就是说在一旁边瞎咋呼,说大话,拉到正事上却不敢做了。常用来戏笑那些敢说而不敢做的人。 2011-08-10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
传奇秩事 吕刘秩事 刘洪春 居住寺上下村门的刘姓始祖刘惋禹有三个儿子,长子进宝,次子金宝,三子嘉宝。次子金宝被洛阳福王朱常洵抓去当兵阵亡。刘惋禹为躲避战乱,怀着失子之痛,举家徒迁至新安仓头村。初到仓头村无亲无故,便找到李姓家族执事 2011-08-10 阅读 查看评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