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

日期:2011-08-11 21:40:10 作者:吕武成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故乡寺上有两座岭,三道沟,五面坡。散居着楼下、桃园、南庄、前村、十字路、油坊门、寺、寺后、寺坡、炮坊、石板潭、北沟、后、魏家沟、大沟、下村、上河、上坡、柏树沟等十九个自然村,其地理位置各具特色,形成历史各有千秋。每一个村名都有一定的来历和因由。或源于神话传说,如桃园等;或源于名胜奇观,如寺、寺后、石板潭等;或源于特色建筑,如楼下等;或源于居住姓氏,如魏家沟、刘家等;或源于地理位置,如上坡、上庄、前村、南庄、十字路等;或源于技艺和作坊,如油坊、炮房门、荆匠门等。
记述自然村的来历和变迁,以利于后人了解搬迁前故土寺上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生存环境等,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本节所述的村落均系搬迁前有人居住的自然村,有村名而久无人住的不在其列,如尚家洼、裴家洼、任家洼(原任英杰祖上在此居住而得名)、张家坡(早年张姓曾在此居住,张瑶子的铁匠远近闻名,精于打造犁辕,其处有犁辕石)、王家门(即楼下的上,早年王家曾在此居住,后跑刀客时流落在外)等,早已有其名而无其实,有的已无可考,且录之已无实际意义,故略去。
下面就各自然村的情况分别记述如下:
楼下居华严寺西四里左右。
从寺上沟口入平王,寻溪而上,越土门,至石门。石门右侧窝处,隐现一村,便是楼下。楼下村背有老古嘴,任家岭为依,前有檀洼山的石崖为屏。东北接桃园,正东邻前村,东南与南庄隔河遥遥相望,西北与铁匠沟相通,正西与后瓦沟地头相连,东南与付家坡相对。所居处地形独特,左有石门天然屏障,右仍是一片石帘,两石中间夹有约十余丈的土崖,刚好能凿三眼土窑洞,故有“土山石穴”之称,谓之风水宝地。
追溯楼下的形成,有据可依的近五百年历史。大概在明嘉靖年间1530年前后,新安县吕姓之始祖吕俊公第六代孙吕应科迁入平王沟,在石嘴内侧凿窑洞,于是,楼下的先祖便在这里生存下来。
楼下,也称为“楼下门”,或“楼下院”。早先迁入的时候,没有楼,当然也不会叫“楼下”这个村名。直到第十四世吕嗣成,才变得兴旺起来。吕嗣成系吕智高之子,在花沟(也称老黄沙坪)开煤窑时,发了家,盖起了四合头院两对厦,门房和东西厢房均系木板楼房,每房分三间,每间丈二见方,楼板下高约一丈,楼板以下房脊最高处有丈五,这在当时的建筑中已经是相当气派和豪华了。楼下院的大门楼和二门楼以至三间楼房建造得相当坚固,截止移民搬迁前仍然完好无损,保持着昔日的雄风,顽强而真实地记载着昔日楼下院的辉煌。随着楼下院的建成,“楼下”这个名字也就应运而生了。
光绪三年时,连续三年特大旱,草根树皮都被吃尽,出逃饿死者无数。据老年人传说,当时楼下门只剩下了三个老婆(一说是两个老婆)守家。人们或死于饥饿,或逃荒外出,或迁移外村。以后又历经几次大旱和宣统二年(1910)的蝗灾,楼下门人屡受重创,但艰苦地挺了过来,顽强地延续着后世。
解放前楼下人口30多人,至转社前已发展到六十多口,随着人口的壮大,增多,楼下门已渐显拥挤开始往外扩散,逐步发展有上门(原王家、底窑、西关、上坡、底下(合念dia)学、学校窑等几个小自然村。截止目前人口已达242人。
楼下原属独立队,1967年与桃上、桃下合并为一个生产队,1978年又分为三个村民组,属桃园片管理。搬迁后由于规划的需要,楼下村被分散至三区、四区和门面房等部分。
 
桃园,也称“桃园门”。桃园村的地理位置相当奇特。从下坂峪对面山上的老古嘴向南延伸一脉蜿蜒起伏,至皮老虎嘴时一分为二,一支过任家岭,至楼下石嘴儿落脉;另一支下北岭,穿十字路,越棺材岭直至华严寺后边的凤凰山。在两脉分支之处,呈现一沟,沿沟而下即到平王沟的小河滩,此沟即是桃园沟。其沟前口狭而窄长,沟底阔而平。据前辈人记忆,沟东边坡上野桃丛生,翻过东边岭又呈洼地,名为桃树洼,据传有遍洼的野桃树,故此有桃园之称。在我辈的记忆里,桃园门基本上没有桃树了,已有其名而无其实,但“桃园”这个村名却留传下来。
桃园村的地形相当隐蔽,从平王沟河滩至桃园沟口,沿径北上,到村口时却转向西北,站在沟口看不见沟底,村口有一坪,即吕建北家的土宅院上边,称为桃园坪。老年人说此地原来是一土丘,解放后平整土地才把土丘推平。当初的这座土丘成了桃园村的天然屏障,前边的土丘,两边的土岭,后边巍然的任家疙瘩,把整个村环抱并给隐藏起来。外边无论从哪个方向,都看不到这里还有个村子,故有:“桃园藏在北山洼”之说。
由于桃园的地形奇妙,也就有许多神话般的传说,很早的时候,先辈们发现这个宝地的情景,有这般描述:桃花春三月,从桃园沟口寻径而上,左曲右弯,忽面前现出一丘,绕过土丘,眼前豁然一亮,只见遍坡桃花灿烂,百草翠绿,游蜂浪蝶,小鸟唧唧,眼前是一片粉红的世界,碧绿的海洋,不禁会发出一声赞叹:真乃世外桃源也!故桃园的名称也取“世外桃源”之意。“桃园”,即“桃源”之谐音。
桃园有如此仙景,岂有不居之理!于是就迁入了桃园村的先祖。
老年人说,最早的时候,桃园门只有三家。哪三家?张、李、吕。三家中哪家最早入住,暂无从考证。张姓早年从洛阳油坊口迁入,传至现在至少有九辈人以上。李姓从西沃乡下坂峪迁入,入住桃园有三百年余年的历史。吕姓乃新安季宗长支三派从楼下分为两批迁入桃园,第一批在张家迁入的前后,比李家要早,即现在吕惠卿、吕宗庆、吕军伟的一门人。第二批较晚,在第十七世吕启光时才迁入桃园,即吕争子,吕乱子、吕建忠一门。
在桃园村,虽然张姓迁入很早,但数代单传,发展人口不多;李家至李定时人门儿大旺,发展较为迅速;只有吕家发展最快,人口猛增,住居地也不断向外扩展,逐渐划分为上门、下、后地、西坡四个区域,成为源于楼下却超过楼下的大村。转社以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前,桃园和楼下合并为“桃园生产队”,人口三百多口;文革后又一分为三,即:桃上(桃园上)、桃下(桃园下)、楼下三个小队。土地联产责任制后,体制改革,改生产队为片和组,设桃园片,分管桃上、桃下和楼下三个小组。移民搬迁后,多住三区、四区,照顾老家习惯,仍设桃园片,辖三个组,遵搬迁前的体制。
桃园村现在人口315人,其中吕姓252人,张姓20人,李姓36人。
前村原称对门门。因前村多为吕姓住户,都是从油坊搬过来而成村的,刚好和油坊隔河相对,故有“对门”之称。因先辈是从楼下搬到前边而居住的,故又称“前村”。
前村虽然成村较油坊门和南庄晚,但发展快。人口很快超过了其他二村。1947年解放后,先建互助组,后有初级社,1967年包括南庄、油坊门、下地、十字路合并为“前村生产队”。联产责任制前后又设“前村片”,分管南庄、油坊、下地、十字路四个小组。前村因靠河边两侧,平川土地较多,交通、水利条件便利。移民搬迁后多住四区。
前村现有人口157人,其中吕姓131人,刘姓7人
油坊门位于距华严寺西约一公里,平王沟之南沿。穿土门,过柳树园,西上百十米即至。油坊门有三百多年历史,最早由楼下吕氏第十四世吕三官迁入,后由吕嗣重、吕嗣遇从平王沟的后石堰沟迁入,后又分出一支到十字路村。
?“油坊门名字来历要比成村的历史晚得多,因吕占国的爷爷吕明轩(吕学子)开的油坊而得名。那时候油坊很少,吕明轩的榨油技艺很高,油的品质好,所以远近闻名。方圆数十里,都知道这里有个油坊。有人问:上哪舀油去?回答:油坊门。久而久之,“油坊”的名字也就叫开了。
1967年,油坊与前村、十字、南庄同属前村生产队,1978年后分为四个村民组,属前村片管理。油坊地处河边,交通、水利条件较好。现油坊门吕姓有63人,其他如赵姓4人、路姓4人都是搬迁前入赘而落户的。
沿油坊门沿河西上,约半里路,河水转一个弯儿,南边山坡上居住一片人家,便是南庄。此地未住人前,西边有一山沟,称之为羊圈沟,是早先楼下村圈羊的地方。以后由新安县吕氏,季宗三支四派第九世吕门迁入繁衍而成村,因在沟南,故有“南庄”之称。
1967年与前村、油坊、十字同属前村生产队。1978年后分为四个村民小组,属前村片管理。南庄大部分土地属山坡岭地,平川面积较少。农业学大寨期间,兴办水利扩大水浇地面积,进行平整机深翻土地。1990年在南庄界内开办寺上煤矿,村民务工较便利,收益较好,村民生活稳定。1999年移民搬迁后,南庄村多住四区及街门面房。
南庄现191口人,多数为吕姓。
十字路位于前村后边的岭上,此岭称北岭。北岭上自西向东有一大道,西起桃园,东上棺材岭,越东山,下河西,奔仓头。此路虽不宽,却是一条交通要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桃园以至后平王沟的人去仓头赶会时,一般不顺沟走河滩,都经过桃园,上北岭走这条路。另一条路由油坊门对面顺沟北上,过前村,上柏树疙瘩,经北岭,下南深沟,即到龙渠;出龙渠则是竹园川,顺川而出,直至黄河著名的码头——狂口。故此路是平王沟与竹园川连通的主要通道之一,过此路可四通八达。两条路,一条东西,一条南北正交叉处便称为“十字路”
十字路口南侧窝处,分散几户人家,就称为“十字路村”。十字路成村较晚,是现在吕文献、吕毛池等吕姓的先祖先从后石堰沟迁入到油坊门,随后又迁入十字路而成村。十字路至今已有人口87人,搬迁后多住三区、及门面房。
华严寺西南方向有一山岭,向后一直延伸至平王沟上边的路家岭,称檀洼山,纳入青要山系。岭后有一深沟,长两千余米,唤“乌鳋沟”。顾名思义,即乌鳋出没之地。何为乌鳋?是一种大蟒蛇,在洛阳邙岭以下俗称为“乌鳋”,传说相当可怕,行走如飞,能使起风,居高临下,能把路人轻飘飘地给吸进腹中,令人毛骨悚然。这样一个藏乌鳋的地方能住人?真的不敢想象。然而真的有人在这里住下来了。
嘉庆年间,魏氏先祖从西沃竹园迁到了乌鳋沟,当时沟内荆刺丛生,野畜成群,荒无人烟。因迫于生存,魏氏先祖毅然在此落脚,开荒拓土,临土崖打窑洞,生火冒烟,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魏家沟”的名称也就由此而生,而“乌鳋沟”已经鲜为人知了。以后随着下村的形成,魏家沟因靠上,也被称为“上沟”,又因靠后,又被称为“后沟”。
当年魏家为何要来到这深沟僻地呢?据说是受吕家之邀,特来与吕家做邻居为伴的。当时人烟很少,野兽常常出没,两家做个伴,也好互相照应。
乌鳋沟虽然表面听来凶恶可怕,但地理也有独到之处,背依青要山系,两边土岭围护,远眺茫茫云蒙山,近观区区龟峰。大概是魏家看中了这里的风水,这也是迁入此沟的重要原因吧。历经数百年沧桑验证,魏家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魏家确实也出了不少人物,至今已发展到九世。到50年代,又有吕氏、刘氏、李氏、王氏等姓迁入魏家沟,至今发展为50余户,200多口人。其中吕姓130人,刘姓16人,李姓7人,王姓7人,魏姓44人。
1967年,魏家沟与大沟、下村、后门同属下村生产队,1978年又独立为魏家沟组,隶属下村片。魏家沟大部分土地在丘陵一带,川平地基本没有。搬迁后多居住二区。
下村,居华严寺东南,檀洼山自西向东落脉之右侧,其地理条件极为优越:位于石板河和平王沟河的相会处,可谓四通八达,交能极为便利。和魏家沟,后门两村相比,其地理位置靠下,故称“下村”,与“上河”形成了对比。
清朝年间,刘氏先祖历经数次徒迁,由洛阳迁至仙人沟,后又至杏疙瘩沟,刘天禄携四子,即长子刘忠,次子刘仁,三子刘云,四子刘进至下村,见这里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就买下两孔土窑(即现在寺上村刘化明的老宅),租赁了华严寺在寺坡岭半山腰的官地五亩,就此落下脚来。成了下村的第一户。
刘姓到下村后,其四个儿子,居住四个院落,后分为四大门而繁衍下来,今已有300余年,发展为十六世。现下村门人口122人,除其中一户张姓4人外,大多都是刘姓,故也称“刘家门”。
1967年,下村门、大沟、魏家沟、后门几个自然村合并,取名“下村生产队”。文革后又分为魏家沟、北沟、下村三个小队,土地联产责任制时设下村片,仍管辖魏家沟、北沟、下村三个小组。移民搬迁时沿用旧制,仍为下村片,多居住二区和四区。
下村西北方向有一峡沟,深五百余米,叫大沟。民国年间,大沟只有吕氏几户人家,到五十年代后,刘氏家族因下村门人口拥挤,大部分人迁入大沟居住,以后相继入住卢姓、高姓、王姓和陈姓等。一部分户住魏家沟口,一部分户住大沟内,现发展为60余户,233人,其中吕姓45人,刘姓100人,王姓35人,李姓21人。
大沟紧靠仓西沟河,交通水利条件方便。1975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深翻平整土地,打机井一眼,挖水窖一个,建提灌站一处,扩大水浇地面积,在南山及照嘴坡发展果树30余亩,群众生产得到改善。
大沟人口搬迁后多居二、三区。
华严寺南隔河相望有一沟,即北沟。为何称“北沟”?是以下村为中心,北沟靠北之故。北沟座落檀洼山自西向东落脉之处的左侧,与下村魏家沟隔岭相接。北沟前边的住户称前门,后边的住户称后
清朝年间,后门已经有吕氏几户居住。因前门原指北沟,后门靠后,故而得名。民国年间,有迁入迁出变化,但一直是吕氏家庭居住,没有外姓。1967年合并为“下村生产队”,不久又独立为后门队,至今已发展20余户,122人。除其中一户陈姓外,吕姓占117人。后门搬迁后多住三区。
上河的名称始于1956年,由初级社转高级社时才定名为上河。上河是寺上大队最靠上的一个村庄,因较靠近河边,故名“上河”。
上河是由王八胡同(以后称前门)、柏树沟和上坡三个小自然村组成。据老年人传说,王八胡同是刀客及强盗出没之地,因地形险恶,歹人出没,才有“王八胡同”之称。柏树沟在方圆十多亩大的梁家老坟东北角,原是一道深沟,杂草丛生,人迹罕至,沟两沿有许多柏树,以至搬迁前仍有柏树留存,故而得名。以后在沟口搬入住户,逐渐繁衍成村。靠上边的半坡上居住着一片人家,因靠上,故有上坡之名。上坡以吕姓居多。
追及上河成村之源,应是吕姓第一迁入而成村,大约300年前,吕氏季宗长支三派第十四世吕嗣冉由许村迁入到此居住,繁衍后世,至今已传了七代。即吕文玉、吕春子、吕贻斌(跟尚)一支。以后至十六世吕士元时再次由许村迁入,即现在吕东星、吕洞子一门。
上河村除了吕姓外,还有张、梁、刘、陈、畅五姓共存。但其他五姓迁入较晚,大都在解放前后及土改前后迁入。
上河村不大,而姓氏最多,但诸姓之间相处和睦,亲如一家。数百年来,邻里互帮互敬,形成良好之村风。
目前上河村共有人口371人,其中吕姓253人,刘姓33人,张姓47人,杜姓3人,卢姓8人,畅姓10人,陈姓10人,梁姓7人。搬迁后多住二区。
炮房门位于凤凰山南麓,华严寺之东,仓西沟河流与畛河交汇之处,两条河流盘绕其足下。远眺云蒙巍峨之山峰,苍茫云雾,心旷神怡;近闻畛河潺潺之水声,四季不绝,赏心悦耳。可谓风景如画,山清水秀之地。
炮房门早先称“塔坟儿”。为何有此名?起源于村东土嘴上的老和尚塔。塔下有老和尚坟,据传埋的是华严寺的方丈,才有此塔,“塔坟儿”由此而来。
炮房的名称始于1930年以后,因当时村人刘子汉开了一个专门制造火药,做鞭炮的作坊,称炮房。时间久了,便成了村的名字。解放以后炮房关闭,村名却留了下来,印证了当年这里曾有过鞭炮作坊的历史。至搬迁前,村内炮房遗址尚存:村西有一大车院,院内有一孔大土窑,窑内有一盘大石碾。
炮房村以刘姓居众,其它如韩姓等是以后才迁入的。
、寺后、寺坡
这三个村名都因华严寺而得。寺门居其前,寺后居其后,寺坡居其上。寺多为吕姓居住,寺后居住吕姓、路姓、张姓、任姓等,寺坡刘姓为主。文革前寺、寺后、寺坡、炮房、石板潭五个小自然村合并为“寺生产队”,联产责任制后设“寺片”,分辖五个小组。
寺门地理位置处于畛河与清河交叉处,交通与水利条件便利。1975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建全乡一流的寺上提灌站。效益面积120亩,并组织
群众在寺坡平整土地80亩。在南湾及寺坡岭发展果树60余亩,粮食产量及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寺门现有人口628人,187户,耕地565亩,搬迁后多居住于新村一区。

支付宝转账赞助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转账赞助

微信扫一扫赞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